承天寺夜游图 尤无曲、余曾善合作
当喜爱书画的小陈将一幅《承天寺夜游》展示在我面前时,一下子让我仿佛回到三十多年前和尤无曲先生朝夕相伴的欢快时光。
20世纪的80年代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,在艺术上也是一个多种风格各显神通的好时代,也因此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,所以我常常去后素斋向尤无曲先生讨教。可能因为性情相近,价值观世界观也极为相投,所以尤老也不嫌我年轻,时时给我以谆谆教导,兴致所至还会与我合作,或他画奇石我画兰竹,或他画松木我补人物。这幅画就是我们在聊起苏东坡的《承天寺夜游》一文,谈到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”一句时不禁相对大笑,欢快中其实隐隐带着些许无奈,感叹我们当时的不合时宜。因为当时大家都忙于稻粱之谋,即使尤老家也是门庭幽静、清冷,时常来往也不过三五人而已。所以一旦谈到苏东坡这篇短文立即心领神会,尤老的脸上又露出少有的红光,他随手取出来一张四尺整纸,如椽之笔龙飞凤舞,几株参天巨柏一挥而就,其点划既沉着又灵动,恰如《书谱》所说“或重若崩云,或轾如蝉翼”。随后他命我在柏下补上苏东坡与张怀明二人物。可能出于对苏东坡的喜爱,尤老又取笔亲自落款。
当我长久凝视这幅画,仿佛尤老又回到我的身边,似乎又听到尤老亲切的笑声!我们当时的不合时宜,既没有带来名声,更没有带来利益,甚至有人批评我们是遗老遗少,但却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愉,更是让我们用从容的心态去钻研、探讨书画艺术。我们没将宝贵的生命浪费在餐桌上、牌桌上以及无尽的纠缠上,而是留下一些值得回忆的书画作品,现在看来不是值得庆幸的事吗?